把每一分能量用在最该用的地方
你有没有注意过,有些人每天都在加班,但产出不高;而另一些人,轻轻松松就能把活干完,还总能留出时间做点别的?
差别往往不在“工作量”,而在“能量状态”。
低能量的人,总觉得时间不够用,脑子里常常一团乱麻;高能量的人,做事专注又高效,不仅交付得快,还保持质量。
所以,时间不是问题,能量才是。能量管理得当,你根本不需要靠加班来证明自己。
那要怎么做,才能让自己保持能量充沛?
01| 判断:你是用能过度,还是散能过多
朋友前几天跟我吐槽:“我这周连着睡了好几个长觉,但还是觉得整个人空空的。”我笑着回他:“那你可能不是缺体力,而是能量全散掉了。”
如果是体力真的用尽,就去睡一觉、吃一顿、补点能量。但更多的时候,是因为注意力分散。你明明没干啥,整天却像被抽空了一样。
这时候,最有效的办法就是——马上专注做一件小事。哪怕只是走路,也要全神贯注:感受步伐的节奏,留意身体的发力,观察周围的风景。
当你真正把心收回来,散掉的能量就会悄悄聚拢。
02| 不混乱,时间就永远够用
有没有过这样的瞬间:你下班回家,突然意识到今天好像做了一堆事,但又想不起来自己到底完成了什么?朋友听完总爱叹一句:“时间都去哪儿了?”
其实时间没有不见,只是被混乱吃掉了。
战略上的混乱:今天不知道干什么,这周没有方向,计划随时变。比做事本身更消耗精力。比如你明明决定写文案,写了一小时又突然转去做琐事,结果两头都耽误。
战术上的混乱:没有方法,不做复盘,也没有自己的SOP。人的能量是有限的,每个阶段只能集中解决一个问题。如果这段时间你要提升表达力,那就把所有沟通都当成训练,把复盘聚焦在这一点上。
物理上的混乱:桌面凌乱,东西总是找不到。这样的小插曲,其实最能磨掉人耐心。保持基本整洁就好,不要为了整理反而徒增压力。
情绪与人际的混乱:你是不是也常有这种时刻——做完一件事,不知道谁会在意,不清楚该交付给谁。于是精力全撒在无关紧要的人身上。方向模糊,能量自然白白流失。
当混乱一点点减少,你会发现,时间原来一直够用。
03| 管理精力,先协调欲望
我很喜欢问朋友一个问题:“你现在最想要的是什么?”十有八九,大家的回答都很模糊:“嗯……想进步吧。”可模糊的欲望,最容易让人分神。每天问自己一句:‘我最想要的,到底是什么?’
当你能明确答案,其他的焦虑和小动作,就会慢慢靠拢到这个核心。而且,这个答案要不断细化。比如不是笼统地说“我要进步”,而是具体到“我要把下次客户会议的表达打磨好”。
这种不断追问、不断细化的过程,本身就是在聚能。能量只有在与欲望对齐时,才会变得稳定而强大。
04| 养生的尽头,是养神
有次聚餐,一个朋友突然冒出一句:“我发现啊,保温杯里泡枸杞,最后养的不是身,是心。”大家都笑了,但细想,还真有点意思。
很多人拼命养生,睡眠、饮食、运动一样不少,但还是觉得没劲。因为身体调养之外,还有一件更关键的事——养神。
“养神”就是做那些让你真心感到嗨的事。
可能是写日记,和“未来的自己”对话;可能是读一本书,哪怕只有十页;也可能是安静坐着,发呆、走神。
当你分得清燃料与负担,能量才会真正回到正循环。
05| 黄金四小时工作法,提升效率的王牌
你有没有发现,一天之中总有那么几个小时,你效率惊人,脑子格外清醒?对我来说,是上午九点到一点;朋友则说他是傍晚四点到八点。
这个时间段,就是你的黄金四小时。在这四个小时里,你要把最重要的事情排上去。报告、方案、写作、分析——都在这段时间里解决。
剩下的时间,做点低消耗的事:回邮件、整理资料、闲聊对接。真正高效的人,不是“忙一整天”,而是在关键四小时全力以赴。
写在最后:
我们常常抱怨:“时间不够用。”可事实上,真正稀缺的,是能量。时间是固定的,但能量是会散掉的。时间可以靠加班延长,能量却靠加班更快透支。
那些高能量的人,不是因为工作轻松,而是因为他们学会了管理能量:专注一件事、减少混乱、对齐欲望、养好精神、守住黄金四小时。
朋友说:“我总觉得高手就是拼命加班。”我摇摇头:“高手不是熬,而是能把每一分能量,都用在最该用的地方。”
能量管理得当,职场不是疲惫的战场,而是一条有节奏、有温度的长路。
转载保留链接!网址:http://blog.rlidc.com/post/1284.html
1.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2.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