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来独往是谓独有;独有之人是谓至贵
什么是孤独?
知乎上有个精辟的回答:
在中国文字解释里,孤是王者,独是独一无二。
所谓王者,都是在孤独中成长起来的。
01、孤独,是最好的增值期。
听过这样一句话:平庸的人用热闹填补空虚,优秀的人在孤独中成就自我。
成大事者,必经过一段无人问津的时光,默默耕耘,悄悄拔尖,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2012年,建筑学家王澍获得了世界建筑界的最高荣誉“普利兹克奖”。
谈到成功的秘诀,王澍说:
“我得谢谢那些年的孤独时光。小时候我因为孤独,所以爱上了画画,对建筑有了一种懵懂的概念。
毕业后因为独处,能够静下心来思考,很多设计灵感都源于那个时期。”
他的从业之路,遍布荆棘。
从进入建筑行业开始,他就被贴上了“非主流”的标签,“看不懂”,是很多人对他作品的评价。
大学毕业后的十几年里,眼看同学们都各有成就,他却像归隐了一样,整天泡在工地上。
平时和工匠们一起从事体力劳动,闲暇了就在西湖边晃荡、喝茶、看书。
他说:“我要一个人默默前行,看看能够走多远。”
这段沉寂的时光里,王澍潜心研究建筑学,形成一套自己的美学体系,最终成为建筑大家。
作家路遥在写《平凡的世界》时,一个人在荒郊独居了几年。
雨雪霏霏的日子里,陪伴他的只有两只老鼠。
单调孤寂的岁月,却催生了足够震撼人心的文字。
奥普拉曾说:“所有那些独处的时光,决定我们成为什么样的人。”
孤独,是最好的增值期。
耐得住破茧成蝶过程中的寂寞,才有一飞冲天的力量。
02、孤独,是强大的开始。
史铁生曾说过:“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到自己的身影。”
一个人只有不断向内探索,才能撕掉别人给你贴上的标签,找到真正的自我。
出道二十多年的陈坤,年少成名,前程似锦,在外人看来早已是人生赢家。
但只有他自己知道,最初的那段日子有多黑暗。
突如其来的财富和名利,让他无从招架。
外界对他“戏子”、“花瓶”的称呼,让他陷入深深的自我否定和怀疑中,他甚至因此患上了抑郁症。
“整夜地失眠,厌世、悲观,觉得人生没有意义。有几次我靠近窗户,差点跳下去。”
当时片约不断的陈坤推掉所有的戏约,把自己关在家里,不断反思自己,叩问自己,倾听内心深处的声音。
从那以后,打坐、瑜珈、徒步、爬山,成了他日常的主要生活方式,每天都会花很多时间和自己交流。
渐渐地,他走了出来。
有一次采访,杨澜问他:
“在出道以后,很长一段时间,观众都认为你是一个花瓶式的演员,对于花瓶这个词,你有纠结吗?”
他笑着说:“我现在依旧是个花瓶,以前听到会很愤怒,但是现在很平静。”
武侠小说里,有一种独特的修炼方式,叫做“闭关”。
在某段特定的时间内独居一处,不与其他人交流往来,潜心修行。
很多人在这段独处的时间里,参悟了心法,达到更高的境界。
孤独,又何尝不是一种“闭关”?
当你独自走过那段时光,你的内心也变得强大起来。
那些困扰你的声音会消失,让你焦虑不安的情绪化为平静,你不再盲从外界的脚步,逐渐找到了自己的节奏。
人生是一场单人旅行,孤独之前是迷茫,孤独过后便是成长。
03、人唯孤独,方能出众。
莫言小学五年级被迫辍学回家,被村里派去放牛羊。
一个孩子,牵着一头牛,一头羊,走在一望无际的原野上。
周围几十里看不到一个村庄,没有玩伴,他就迎着太阳奔跑,追逐着飞鸟、蝴蝶。
跑累了,他就躺在草地上和天空对话,和牛羊对话,诉说着自己的困扰,或是带上一本书,倚在树上读着。
小小年纪便读过《林海雪原》《青春之歌》《钢铁是怎样练成的》等作品,放牧的生活被他过得有滋有味。
由于物质条件的匮乏,没多久,这位原野的守望者就把能借到的书都看完了,于是,他便一遍又一遍地翻阅《新华字典》。
在他看来,这段经历是难熬的,但让他受到文学启蒙,为以后的文学创作打下了深厚的基础,真正成就他的,也是这段经历。
正如他所说:
“我刚开始写作时也没有意识到,我童年、少年时期的农村经验会成为我创作的源泉。
饥饿和孤独,是我小时候的两个很重要的主题,后来也变成了我创作的两个很重要的主题。”
独处,是一个人最好的修行。
要想变得优秀,就必须经历一段默默无闻的时光。
作家木心舍弃锦衣玉食的生活,在莫干山隐居半年,不分昼夜地读书创作,终成一代名家;
杨绛钱钟书夫妇,谢绝一切不必要的社交,躲在家里与书香文墨为伴,始终过得淡定从容;
陈道明推掉酒局应酬,浸润在书籍和艺术中,褪去了一身浮华,活出了娱乐圈难得的风骨。
庄子说:“独来独往,是谓独有;独有之人,是谓至贵。”
当一个人能独来独往而自得其乐,便是优秀的开始。
思想家尼采曾经说过:
“你今天是一个孤独的怪人,你离群索居,总有一天,你会成为一个民族。”
无人问津时,不要彷徨,坚持蓄力,熬过那段时光。
孤独是上天馈赠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