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效管理的七个误区及对策

锐菱小石头 阅读:255 2023-03-15 08:28:58 评论:0

绩效管理误区,困扰了多少企业,又误导了多少管理者?只有走出误区,才能做好绩效管理。本文界定了绩效管理的七个误区并提出相应对策,希望能对企业的绩效管理工作有所帮助。

image.png

误区1:绩效管理不分阶段

按照一般规律,以中后台岗位为例,一个企业要想走到绩效管理阶段,必须要经历前两个阶段:计划考核和行为考核。计划考核是让所有被考核者有所约束,这个阶段通常至少需要一年的时间;行为考核是在计划考核的基础上,让被考核者有规矩意识,这个阶段至少需要半年的时间。

在被考核者能够被约束、有规矩意识的前提下,逐渐加入指标性考核,一个企业才算走到了绩效管理阶段。有些企业从未实行过绩效管理,盲目引入管理咨询,妄想一步到位,结果事与愿违。

正确的做法是:绩效管理分三阶段推进,如下图。

image.png


误区2:把能力作为绩效考核项

对一个人进行评价,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衡量:绩效、能力、潜能。遗憾的是,在绩效管理中,企业经常把能力作为绩效考核项,走入了管理的误区。

绩效评估是对过去(行为和结果)的评价,能力评价是对当前状态(是否胜任)的衡量,潜能测试是对未来发展(职业生涯)的准备。我们经常看到企业在绩效考核表中出现沟通能力、协调能力、创新能力、执行能力等考核项,这样的考核只能是走形式。

正确的做法是:关注行为与结果,剔除能力考核项,如下图。

image.png


误区3:目标与指标混为一谈

企业里,把指标当目标的现象,比比皆是。我们知道,按照德鲁克教授的观点,企业需要在八大领域设定目标:市场营销、创新、人力资源、财务资源、物质资源、生产力、社会责任、利润。如果一个领域没有目标,这个领域的工作必然会被忽视。既然是目标,就要聚焦,不能多,而衡量指标可以很多。

一个目标的完成,需要多个指标来保障。比如,射箭,射中靶子是目标,而弓的张力、箭镞的质量、人的拉力、人的心理素质就是衡量指标。把指标当目标,必然导致一叶障目,陷入具体事务,而迷失了方向。

正确做法是:严格区分目标与指标,如下图。

image.png


误区4:关键与非关键不分

有一位业务部门经理曾经这样描述他对绩效管理的感受:我三年前在这个部门工作的时候,公司的要求只是几个指标,今天,我轮岗回来了,突然发现,指标不再是几个,而是几窝!

天津有一家民企,曾经请过广州的一家咨询公司做过绩效管理咨询,其中人力资源经理的关键绩效指标是126项。考核指标,有关键与非关键之分。所谓关键指标,是指这个指标完不成,目标必然无法实现,也就是说,它对结果要有决定性影响,否则它就不是KPI,而是PI。

正确做法是:区分关键与非关键,如下图。

image.png


误区5:KPI就是目标分解

目标与KPI不是分解关系,而是支撑与保障关系。比如,下图中的例子,5986是某房地产企业考核每一个项目的KPI体系,通过这个体系来保证项目目标的实现。

假如一家企业确定了下一年度的利润目标是8000万,第二年,目标实现了,总经理发现,公司账上没钱,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应收账款数额太高了。第三年,这个企业就确定了销售回款率和应收款比率作为KPI。利润目标和这两个KPI就不是分解关系,而是保障关系。

正确做法是:KPI是对目标的支撑与保障,如下图。

image.png


误区6:考核内容随意设定


绩效考核的内容通常包含三项:KPI,关键任务,行为要求,这三者是有内在联系的。三者的基本比例:50,30,20,按照岗位性质不同,比例可以调整,一线,KPI比例可以加大,中后台部门,关键任务比例可以加大。

行为的质量保证关键任务完成的质量,而关键任务完成的质量保证KPI的达成。比如,销售人员的KPI之一:新产品销售收入占比,对应的关键任务是新产品发布会、推介会、客户拜访,而保证关键任务完成的行为要求是规范、负责、合作。

正确做法是:合理设定考核内容,如下图。

image.png


误区7:绩效考核等同于绩效管理


绩效管理的作用有三个:1)公司与部门、部门与岗位,目标同向;2)实现公司与员工、员工与员工的利益平衡;3)促进公司与员工的共同发展。

绩效考核只是管理立场,绩效管理才是双赢立场。绩效考核关注的只是一个时点的结果,而绩效管理关注的投入产出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一个完整的流程:制定绩效计划、持续沟通、观察记录、中期回顾、期末考核、绩效改进。

正确做法是:重视绩效管理的作用,如下图。

image.png


企业要想走出这七个误区,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不管怎样,先从上述七个方面检讨一下:我们的绩效管理存在哪些误区,然后按照文中的对策进行改善。


发表评论
搜索
关注我们

扫一扫关注我们,了解最新精彩内容

快捷导航返回顶部
润凌网络
在线留言
联系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