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人员培养,提升团队能力

锐菱小虎子 阅读:216 2023-05-15 08:18:18 评论:0

导读:

1、提高人员培养意识,建立培养流程和习惯

2、集体培养,个性辅导

3、绩效考核,优胜劣汰

1.jpg

01、提高人员培养意识,建立培养流程和习惯

团队管理者的考核,不仅仅是实现上级给下发的任务目标,拿到好的结果,还有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培养下属,为组织提供后备人才。

作为管理者,一定要明白一个道理,团队的成绩就是管理者的成绩,团队的水平就代表管理者的水平。管理是通过别人拿结果,通过团队协作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和目标。

有些初级管理者或者刚刚由员工晋升为管理者容易犯“事必躬亲”的错误。不敢放手让下属员工去做一些重要的事情,害怕出问题,搞得自己很累,下属员工倒是很清闲,但是团队绩效差,毕竟一个人不可能完成一个团队的任务。

有些管理者自身能力很强,比如一个销售主管可能承担团队销售任务的50%以上,他不放心下属去维护老客户,开发新客户,只让下属为自己做些辅助工作,结果就是下属能力得不到锻炼,团队业绩不能得到有效提升。

有些管理者没有培养人才的意识。他们只看重结果,只关注事,而忽视了人,导致下属员工得不到培养。

还有些管理者喜欢个人成就感。当下属遇到问题向自己请教时,不是教给员工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是自己亲自解决问题,这种处理方式,体现了管理者比下属能力强,满足了管理者的个人成就感。但是也带来了问题,导致问题解决了,但是下属能力没有提升,下次遇到同类问题,还是不会,还得来找管理者。

有些管理者吃过培养人才的“亏”。这些管理者也曾亲自带过下属,帮助下属获得了快速成长,但是下属翅膀硬了以后飞走了,离职了,对管理者造成了心理打击,管理者不愿再培养人才。其实这是一叶障目不见森林的思维方式,培养方式可能存在问题。

还有些管理者担心培养下属会威胁自己的岗位,教会徒弟饿死师傅。这样的团队往往是武大郎开店式管理,管理者就是团队的天花板,这样的团队战斗力是不可能高的,整个组织也失去了未来。

一个成功的管理者不在于自己有多么优秀,而在于你能不能培养出人才,让你的下属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比你更加优秀。管理者要有这样的胸怀,要有成就下属的思维,这样的团队才是有希望的团队。

尤其是小微企业资金实力不足,请不起高端人才,只能自己培养。那些大公司也是从小公司一步步成长起来的,培养人才是企业发展必经之路。

有了培养人才的意识,我们还要讲究方式方法,建立起培养人才的制度和流程,让管理者培养下属成为一种习惯。

比如现在很多企业都建立的岗位胜任力模型,把每个岗位需要哪些技能整理出来,在员工晋升一个岗位时,要考核晋升员工能力是否满足岗位需求,能胜任这个岗位。为了让员工胜任岗位,还会在晋升前,组织培训和测试,只有达到要求后才能晋升。

比如优秀员工在晋升管理者时,要经过管理培训,需要转变思维,由员工思维变为管理者思维。要学习沟通课程,提高自己的沟通能力。

2.jpg

02、集体培养,个性辅导

       企业确实存在培养人才流失问题,但是不能因噎废食,因为人才可能流失,而不培养人才。

为了提高人才培养成功率,也避免培养一个走一个的窘境。我们可以采用集体培养,优胜劣汰的方式来培养人员。

集体培养可以体现公平,让愿意进步的人员获得提升能力的机会。单位也可以通过集体培养来节约成本,培训多人的成本并不比培训几个人的成本多多少。

我们培养下属时,可以采用80%的时间做共性辅导,20%时间做个性辅导,这样可以大大节省管理者时间,毕竟管理者时间是有限的资源,是宝贵的资源。一个人的时间、精力、管理半径有限,总有忙不过来的时候。做共性辅导,你可以用一份时间、精力,同时辅导一群人。

在共性辅导中,还有一个好处是,被辅导对象之间也可以互相学习,互相补充。并且还通过个体的竞争激发团队的学习热情。

共性辅导可以让下属同步提高,快速提升团队战斗力,即使有人离开,我们培养成果仍然有效。同时集体培养可以有效避免培养对象中途变卦带来的损失,比如一开始喜欢管理方向,但是通过深入了解,感觉自己并不是真正地喜欢,可能半途放弃。通过集体培养,即使有人中途放弃培训,我们仍然有很多选择。

20%的个性辅导可以让有潜力的人从80分到95分,一是可以为自己培养接班人,二是可以淘汰不合格的培养对象。

个性辅导可以针对员工特点,进行针对性辅导,比如同样培养管理干部,有的培养对象欠缺管理思维模式,需要重点培养他的思维模式;而有的培养对象需要提高沟通能力,那就重点培养他的沟通能力,给他们不同的机会去锻炼。

个性辅导一般是在集体培养的基础上,发现值得培养的苗子后,再进行专门的个性辅导,让辅导对象快速提升个人能力的一种方式。

3.jpg

03 、绩效考核,优胜劣汰

       所有的培养都要遵循绩效为王,优胜劣汰的原则。人才培养的结果是“剩者为王”,这里的剩者既指的是通过绩效考核筛选出来的人才,还指留下来的人才,有些人才成才后就离开团队了。

       在做人才培养时,我们还要注重一点,即使是团队培养也要做好人员筛选,人才的培养向来是“选择大于培养”,人员选择不好,是培养不出人才的。

       培养对象首先要有个人提升的意愿,否则强扭的瓜不甜,不但起不到培养人才的效果,还可能让破坏人才培养的氛围和环境。

       在选择培养对象时最好选择有潜力、有意愿、有担当的人。一个人的才能就像一座冰山,能看到的部分是少部分,大部分才能是隐藏在水平面下的,我们需要去挖掘、无发现。比如说他的心态和思维是不是开放,是否有爱学习的习惯等。

有担当是看不出来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其过往经历看出他是否愿意主动担当,然后再大胆把事情交给他做,看他能不能拿到结果。

在共性辅导的过程中,要引入赛马机制,培养过程是赛马不相马。让数据说话,让结果说话,通过绩效考核,优胜劣汰,筛选出我们要培养的人才。

在这里要强调一点,绩效考核规则要提前公布,让大家感受到公平、公正、考核结果还要公开,并允许员工申诉,这样才能保证绩效考核结果的有效性。


发表评论
搜索
关注我们

扫一扫关注我们,了解最新精彩内容

快捷导航返回顶部
润凌网络
在线留言
联系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