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一个习惯,只要21天,改变现状,只要一年就够了
改变一个习惯,只要21天,改变现状,只要一年就够了。
先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经历,我早年应该是“天崩开局”,25岁之前,都是浑浑噩噩的上天安排式的成长。
8岁,成为留守儿童,跟爷爷奶奶一起生活。
9岁,成为独自生活的留守儿童,菜自己种,一个月的生活费100块左右;
初中以后,寄宿学校,直到大学毕业。
好在学习有点天赋,学习成绩还可以,在村里是“别人家的孩子”。
很多人生的决策和选择,好像都是随机发生的:
上的初中,成绩够了,学校免了伙食费,就去了。
上的高中,成绩够了,就去了。
上的大学,离家比较近,还是两广地区唯二985之一,就去了。
找的工作和公司找的工作和公司,觉得上司不错,就去了。
临毕业,才知道,保研/考研都是要,在大一就要规划的,同班同校的同学保研、出国、进互联网大厂拿高薪。
26岁后我才意识到,缺乏规划,让我落后太多,我用了近三年时间,拼命地提升,才达到了同学们的起点。
近两年,月薪2年翻两番,还有了自己的自媒体副业,后来副业转正,才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但这十几年的机会成本实在太大了。。。
跟很多人逆天改命的方式一样,我拼命地做有价值的,能够穿越周期的事情,正是这些事情,让我快马加鞭赶上。
我强烈建议,每一位读者,都清晰的审视自己过去的一年,以及做好未来一年的规划。
所以,你敢不敢,用一年的时间,彻底改变自己?
布局事业
1、把主业做好
其实“做好”的定义非常模糊,但是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定义。
比如做到业绩达标,争取得到升职加薪的机会,或者是跳槽到理想的公司。
但是这些都是结果,我们最需要的是,基于你想要的结果,规划出清晰的达成路径。
要达到团队前百分之几?
需要掌握什么技能?
需要有什么样的里程碑事件?
……
补足充分必要条件,加强充分不必要条件,才能把主业做好。
2、布局副业
罗振宇在做“逻辑思维”公众号之前,是在央视做主持人,后来才出了创业,做公众号、做“得到APP”。
央视可是顶级铁饭碗,罗振宇还是出来了,为什么?
因为要追求自己的“第二增长曲线”。
对于大部分普通人来讲,上班是一条线性的曲线,收入是可预期的。
所以,想要跨越阶层,一定要趁早布局自己的“第二增长曲线”。
这不是说要像罗振宇一样出来创业,而是在有主业的情况下,慢慢地探索可以持续积累的副业,可以是做自媒体、可以是自己的能力变现。
当你迈出了第一步,就能慢慢踏入副业的世界。
入行了,就慢慢有门道了,关键是迈出第一步。
3、尽量存款
大环境不怎么好,现金才是抵御风险的最强底气。
所以,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花销,少买奢侈品、大件物品或者电器。
之前工作几年,基本都是赚多少花多少,没攒下什么钱,到了要成家的年纪,发现什么都没有。
有钱是任何一个人的底气!
最近悟出来的,没钱的爱,就是不够爱。
会拉低人家的幸福感,是人家不敢托付给你的犹豫。
有钱才能在抬起头走路。
布局提升
1. 持续阅读
罗素说:
你不是读书没用,而是你读的那点书没用。
书籍就像巨人的肩膀,阅读让我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观察、认识世界。
阅读的好处有两个:
学习知识:它是汲取前人智慧,实现自我提升的重要途径。
内省和反思:通过了解和阅读他人的故事,对照自己,找到更好的方法论,促进自己的成长。
很多人在毕业之后就很少阅读,但学习是终身的,阅读也是不能停歇的,阅读是汲取前人智慧,实现自我提升的重要途径。
你可以自由翻阅,也可以专题阅读,开卷有益,只要阅读,就能有收获。
富兰克林曾说:
在读书上,数量并不列于首要,重要是书品质与所引起思索程度。
我读书,也不会深度地研究某一本书,大概看看书的目录、主旨和重点章节,记住基本的内容,后面遇到实际的问题或者知识,在反过来仔细阅读和研究学习。
这样看书的效率就会大大提升。
2、坚持写作
现在这个时代,我实在想不出有什么事情比写作更有复利效应了。
写作,给我的收获是:
(1)所学知识的内化和输出。
写作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通过将所学知识内化并输出成文字,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费曼学习法)。
在过去的几年年里,我坚持每天写文章,分享观点,整个人都知识广度和内在气质,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2)自媒体:把副业变成主业
随着发表的文章不断增加,指数效应逐渐显现,开始变现。
目前积累了10万+读者,全网阅读超千万,每个月有5位数的广告收益,副业转正,即将开始全国旅居。
普通人想放大个人影响力,最好的办法就是写作。
写作不难的,当你开始落笔、日更,你就慢慢地有了手感,后面就“下笔如有神”了。
行动是第一要义。
有了行动,积极寻求反馈和建议,无论是读者评价还是阅读量的提升等,有反馈,才有持续写下去的动力。
3、注意力管理
所谓的时间管理,不过是“注意力管理”。
通过管理注意力,我减少了很多内卷的时间,工作、副业都在稳步增长,哪怕每天工作时间超12小时,也不会特别疲惫,甚至还有成就感。
注意力管理,就是:该认真时就认真,该玩时就玩,没有中间状态。
一个时间段内,专注只做一件事情!
如果你能够管理好注意力,他任何事情都能做得成,做得好。
4、做计划,定期复盘
没有计划的人生,前25年我已经深受其害了。
所以我们需要有方向和计划。
所有的计划,是基于我的目标进行拆分的,按月、周做计划,列出当月主要目标和事项,包括工作、阅读、写作方面、以及生活上的主要事项,并分解到周。
这样每周除了工作,再完成主要的两三件事,其他按部就班去做,生活就会特别有节奏。
每周周末,对当周的主要事项完成情况做个检查,月底时简单复盘,复盘里包含任务,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结果,以及是否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通过定期的反思,我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调整,如目标的调整、精力的分配、方法的改进等。
这样的生活方式,可以让你在繁忙中保持方向不迷路,朝着你的目标一步步前进。
布局健康
俗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健康的身体、可以保证精力充沛,来应对生活的鸡飞狗跳。
主要包括4个方面:
(1)作息时间:不一定早睡早起,但一定要保持足够的睡眠时间,我一般晚睡8个小时以上,午睡30分钟。
(2)饮食习惯:尽量保持食物的均衡搭配,尽量少油少糖,少点外卖,避免暴饮暴食。
(3)保持运动:现在我每天跳绳,一周至少跑步/徒步/爬山10公里,保证身体机能。
(4)放松心情: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放松方式。我的我放松的方式比较独特,就是睡觉!通过睡觉调整和放松身心,心情不好,我就会睡上一整天,这样能够避免压力过大。
每个人的生活方式可能不一样,找到属于你的健康生活平衡态,就可以固定下来。
这里是总结
很多天崩开局,逆天改命的自媒体人,包括粥左罗、公子正、幸知这些人,他们最初自我改变的方式不外乎上面几条。
查理·芒格曾说过:
“要得到你想要的某件东西,最可靠的方法就是让自己配得上它”。
很多人说开窍觉醒很难,但其实他们知道应该怎么做,只是迟迟不肯行动而已。
很多人知道很多道理,但依旧过不好这一生。
我觉得,这便是“行动”或者“路径依赖”的差别了。
行动固然痛苦,但是痛苦的时候,正是我们成长的时候。
这是一条必经之路,躲不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