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执行力
润凌小石头
阅读:8
2025-11-12 07:18:08
评论:0
执行力有三个关键词“目标、规则、能力”,由这三个关键词则可分化下如下十点做法。

只有有决心才有可能登上高山,没有人散步时就顺便登顶。只有目标明确,才能真正做成挑战性的事。企业无时无刻不面临着挑战,因而必须有明确目标。经营层制定大目标,中层管理者对分解目标负责,基层人员对进一步分解的操作型目标负责,操作型目标就是工作指标或具体任务。因为要达成大目标,众人被链接在一个系统内。企业目标制定尽可能遵循“SMART原则”,这是为了便于绩效考核。制定目标也需考虑特殊场景,如创业阶段不确定因素多,目标难量化或细化,这时也需明确方向或制定相对粗略的量化目标,其目的也是为了团队有方向感,知道往哪里努力。有目标,需要有相应的规划。规划是路线图,按照路线图能更顺利地到达目的地,当然依据实际状况路线图可有所调整。如果底线可以触犯,规则再多也会如同虚设,底线都可以突破,一般性的规则更是不会被相关人员放在眼里。企业执行力差,常常在于员工不知道底线在哪里?或者违背了底线未被严格追究责任,结果底线形同虚设。底线就是高压线,底线不可退让,底线属于大是大非的问题,一定要筑牢。流程是执行特定事务的规则。规划实施中的具体事务需遵循流程要求,如采购流程、新产品开发流程、客户投诉处理流程,等。流程确保合规,便于不同部门的工作衔接,流程代表优化的方法,它能有效提升效率。如果流程设置不合理,如要求不清、过于繁琐、与实际状况不匹配、流程与流程冲突等,此时流程难以体现价值,束缚人的手脚,成为事务推进的阻碍或累赘,危害甚大。流程代表当下一段时间内的最优操作,随着与它相关的变化产生,如组织架构变化、竞争环境变化或出现更好的方法等,流程也要随之作出调整,如员工提出更为优化的方法,被验证有效,此时流程则需调整。郭平(华为轮值董事长)在《常变与长青》一书中讲:“(好的)流程实现了对业务成功实践经验的固化,减少了对个人的依赖,让业务从偶尔成功到持续成功。”职责明确,有助于提升当事人责任感以及提升人员之间的协作性。古代言官冒着被廷杖、贬官、杀头等风险指出皇帝不是,因为言官知道这是责无旁贷的职责所在。无论日常事务或短期项目型事务,都需要明确相关人员职责。对布置的任务进行跟进。举例而言,给供应商布置了一个急单,如果过程中不加以跟进,到了时间再询问供应商是否完成了生产,那么出现意外时就难以弥补。工作中的很多问题就出在“对事务缺乏必要的跟进”。
以火车站洗手间清洁为例,虽然有明确的流程规定,但如果不对清洁效果进行跟进检查,那么人的惰性就会使工作效果大打折扣。
“明确的跟进”是执行过程控制的基本手段。
能力分两种,一种是日常作业能力,一种是解决问题能力。前者一般都没有问题,后者却容易被企业忽视,或者企业不知道如何培养员工的这种能力,这是很多企业常常忙于“救火”的重要原因。问题意识一般指“尽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此外,人员需认知到,问题有它积极一面,通过解决问题能锤炼人的技能并因为磨合而提升团队配合度。这些工具包括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工具。不同企业以及企业不同阶层掌握解决问题工具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企业高层与中层管理者应构建出解决问题的机制,包括问题分类、解决问题的套路以及改善性问题实施的立项、推进与奖惩等。考核不仅仅在于让认真干活的人不吃亏,还在于它有一定引导性,即引导人们向先进学习并借此明了一个道理,认真干是有回报的,这样的考核才能算有效。
任正非说,企业的经营机制,说到底就是一种利益的驱动机制。这是考核有效应产生的价值。
团队成员之间的信任感,有助于发挥个人能力、降低监督成本以及提升团队协作性。建立信任感的做法主要有:①管理者的良好作风赢得下属信任,②信息公开与共享;③鼓励成员相互帮助,④让成员之间有更多相互了解的机会,⑤团队的磨合。阿里巴巴创业初期,企业制定的目标在员工看来不可能达成,但实际结果是这些目标都陆续达成了。当企业后续制定挑战性的目标时,员工转变了看法,不再纠结于目标是否合理,而是更多想着“甩开膀子干它个天翻地覆”,这是阿里巴巴早期士气高昂的主要因素之一。
“持续达成目标”妙处在于,打消员工顾虑,减少人员的思想内耗,将精力与资源用于挑战目标中,最终实现执行力的完美提升。
要提升企业执行力,不能忽视最后一公里的作用,企业必须狠抓班组,提升班组长的管理水平。
都说二战期间,美国战略物资的生产效率奇高,为什么?因为美国当时给各家企业导入一个叫“一线管理者技能提升”的训练技术,极大地提升了班组长的管理技能与业务水平,班组长因此掌握了如何跟员工相处、如何开展工作教导、如何开展工作改善的相关工作技巧,进而发挥出巨大的效应。
企业的战略再好,流程再完美,一到班组执行就出问题,相当于企业在执行力方面输在了最后一公里的路程上。
执行力是很多企业的软肋、痛点。执行力是任何一家企业不敢忽视的课题,企业的诸多做法如培训、团建、招募职业经理人,其目的就是为了提升执行力。
提升执行力的有效做法在于,先找准着力点,而后将之落实到位。
转载保留链接!网址:http://blog.rlidc.com/post/13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