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建设各阶段造价分析
在工程项目全生命建设周期内,可分为可行性研究阶段、初步设计阶段、施工图设计阶段、竣工验收阶段四个阶段的造价计算。分别对应于投资估算、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和竣工结算。四个阶段的核心是“精度逐步提升、依据逐步细化、作用逐步聚焦”。

一、可行性研究阶段:投资估算
可行性研究阶段目标核心是判定项目“是否值得投”。项目还处于“混沌”状态,计算指标常见的是采用指标估算法。项目投资可直接套用行业指标或企业内部积累的单位造价指标(如 “学校项目估算指标为 2800 元 /㎡,总建筑面积 1 万㎡,则估算总价 = 2800×10000=2800 万元”)。精度一般控制在±20%以内。
核心作用
1.作为项目立项审批、融资决策依据;
2.控制后续各阶段造价上限基准。
二、初步设计阶段:设计概算
初步设计阶段已形成设计图纸及方案的主要框架(如总平图、平立剖、主要设备清单),但无具体的细节构造。设计概算主要以初步设计图纸、概算定额以及市场人材机造价为依据,按照单位工程→单项工程→项目总体逐级计算汇总。精度一般控制在±10%以内。
核心作用
1.作为初步设计审批的核心依据;
2.控制后续各阶段造价上限基准;
3.作为项目招标控制价的“参考基准”。
三、施工图设计阶段:施工图预算
施工图阶段已形成完成、详细的施工图纸。施工图预算以工程量清单为依据,套用定额计价或清单计价方式,按照单位工程→单项工程→项目总体汇总成完成的项目预算。精度一般控制在±5%以内。
四、竣工阶段:竣工决算
竣工阶段是项目结尾收账,竣工阶段细分起来还可以分为竣工结算(施工单位与建设单位算 “工程款”)和竣工决算(建设单位算 “总投资”),是造价的最终确认。
竣工结算
1.以施工图预算为基础,核对 “实际完成工程量” 与 “预算工程量” 的差异(如实际混凝土用量比预算多 50m³,需补算);
2.调整 “设计变更、现场签证” 部分的造价(如原设计用瓷砖地面,实际改为大理石,需按大理石价重新计算);
3.调整 “政策性调整” 部分(如施工期间建材涨价、税率调整,按合同约定或政策规定补差价);
4.扣除已支付的进度款、质保金(通常留 5%-10% 质保金,保修期满后支付),最终确定 “应付尾款金额”。
竣工决算
转载保留链接!网址:http://blog.rlidc.com/post/1323.html
1.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2.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