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点、痒点、爽点、燃点、爆点
用最接地气的大白话,结合身边看得见摸得着的案例,把这五个做产品、做品牌、设计用户体验必懂的"魔法按钮"讲一遍,仔细耐心读完,相信这次应该就能理解的更深刻。
一、痛点
就像你在熙熙攘攘的大街上,憋了半天突然找到了厕所。
痛点说白了就是用户"现在、立刻、马上"需要解决的问题。它像鞋里的石子,虽然不至于要命,但不马上解决,就硌得走不了路。
根据一个例子来加深理解:
共享单车刚出来时,北京地铁站周围的黑摩的生意直接腰斩。为什么?因为解决了"最后一公里"这个刚需痛点。有数据显示,仅2017年共享单车就减少了黑摩的非法运营量78%。
估计谁都没有想到,治理黑车非法营运的竟然是共享单车。
带给我们什么启示呢?
找痛点有个诀窍——观察用户的替代方案。比如疫情期间在线教育井喷,就是因为线下课被迫停摆。根据艾瑞咨询报告,2020年2月在线教育APP日活暴涨3.7倍,这就是痛点的牛掰之处。
但也要注意这个点上的大坑:别把伪需求当痛点。
前几年火过一阵的智能体重秤,能测体脂还能联网,结果现在基本销声匿迹。你有没有思考过是为什么?大家其实只需要知道胖没胖,搞复杂了反而制造新痛点。
二、痒点
痒点就像刷淘宝时的"哇!这个好想要"。
痒点不解决实际问题,但能挠到你心里最痒的地方。它就像女人逛街时看到橱窗里闪闪发亮的高跟鞋,明明家里有十双了还是想买。
根据一个例子来加深理解:
泡泡玛特盲盒为什么让年轻人上瘾?你以为59元一个的小塑料玩具真的有那么大吸引力吗?其实它真正卖的是拆盒瞬间的期待感。
根据2021年其财报显示,会员复购率高达58%,这就是痒点的魔力。
这里背后也有消费心理学的逻辑:
根据麦肯锡调研,中国消费者为情感需求付费的意愿比五年前提升42%。比如网红奶茶店排长队,喝的不是奶茶,是朋友圈的点赞痒点。
具体操作时可以掌握这个技巧:
制造痒点要善用"近在咫尺的诱惑"。比如宜家样板间为什么让人想全部搬回家?就是营造了"理想生活触手可及"的痒感。
数据显示,宜家顾客平均会多看30%的非计划商品。
三、爽点
爽点就像大热天吃着火锅,配上冰可乐的透心凉。
爽点要的就是立竿见影的满足感,像大热天冲进空调房那一瞬间的"啊~活过来了"。这种感觉不用我多做解释,大家行哈都能体会的到。
根据一个例子来加深理解:
抖音的"划走"功能设计就是爽点教科书。不需要等待加载,0.1秒切换内容。QuestMobile数据显示,这个设计让用户日均使用时长增加27分钟。
这背后的生理机制是这样的:
有实验表明,即时反馈能促使多巴胺分泌,能让愉悦感提升60%。这就是为什么游戏要设计每日签到奖励,美团外卖要显示"还有500米到达"底层的心理学。
这里有个点要提醒一下:一定不要急于求成把爽点做成一锤子买卖。就有连锁快餐店曾推出"买一送十"活动,结果短时间内客流大增,造成门店瘫痪、投诉激增。
所以,真正的爽点要可持续,像瑞幸每周的4.8折券这类就做的很合理。
四、燃点
直白的讲,燃点像演唱会全场大合唱的群体热嗨。你即使心情正低落着,也会被群体的这种热情高涨给带动起来。
燃点是能点燃群体情绪的导火索,让一群陌生人瞬间变成战友。
鸿星尔克"破产式捐款"事件就是很好的例子。大家一窝蜂的涌进他们直播间,3天直播间销售额破亿,这就是点燃了"支持国货"的集体情绪。
百度指数显示,"爱国消费"搜索量在那段时间暴涨800%。
我来拆解一下燃点传播规律,燃点传播有"三把火":
①有明确的对立面(比如国货vs外资)
②有可视化行动(比如野性消费)
③有社交货币(比如"缝纫机冒烟"的梗)
五、爆点
爆点就像突然炸开的烟花。点燃引线后,会立刻爆发、炸开,散开后覆盖面大,威力巨大。
所以,爆点来得虽然猛,但去得也快,但能在短时间内让全世界都知道你。
来结合一个例子来具体理解:
蜜雪冰城主题曲"你爱我我爱你"魔性出圈,B站二创视频超2万条。其旋律简单到听一遍就能哼唱,歌词直白到小学生都记得住。
根据一些行业数据显示,具有爆点特质的内容传播效率是普通内容的53倍。比如某咖啡品牌与茅台联名,首发日小程序直接崩掉,话题阅读量破7亿。
这里操作时有一个微妙的点要把握住:也就是制造的爆点要"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比如海底捞生日社死服务能火,就是抓住了"尴尬到好笑"的微妙平衡点。一定切忌为了爆而爆,有网红奶茶店雇人假排队,最后被揭穿就是反面教材,最后结果适得其反。
总 结:
痛点、痒点、爽点、燃点、爆点,这五个"魔法按钮"并不是简单的单选题,而是一个层层递进的传播链条。
瑞幸咖啡就是典型的组合拳:解决咖啡太贵的痛点(平价)、制造每周券的爽点、联名爆款制造爆点、用"职场咖啡"概念戳中痒点。
在实际操作中,关键是找准自己产品的核心发力点,不能看着别人火就照搬,劳财费力,最后不一定能拿到满意的结果。
就像谈恋爱,要追姑娘得先搞清楚她是需要送伞(痛点),还是想要玫瑰花(痒点),这点你们都有经验吧?
这些动操作背后,本质都需要对人性需求的精准拿捏。
最后再强调一下这套公式:
痛点打地基,痒点建花园,爽点装霓虹灯,燃点放烟花,爆点开演唱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