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投公司,必须背水一战了

锐菱小明哥 阅读:171 2024-01-29 08:18:58 评论:0

最近,「35号文」引发广泛关注。之所以如此,一是「35号文」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地方政府债务化解的要求,而「化债」是近几年市场关注的热点话题;二是「35号文」是国办密发的,这更加令人好奇,文件到底有哪些内容。

image.png

虽然具体的文件未公开,但大体方向很明确:这一文件主要针对地方政府债务问题,提出了一系列严格的要求和措施,以降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有业内人士表示,这些要求和措施某种程度上类似于政府融资平台的「三道红线」。

小明研究发现,其实市场流传的不少动作,早在去年就已经在落实了。之所以今年刚开年就又引发关注是因为2024年是化债的关键之年。

这也进一步印证了我们之前文章的观点:城投公司的硬仗,2024年一开年就打响了。城投公司没有退路可言,2024年必须要背水一战。


严肃问责,严控增量早已开始、今年引发关注,足见任务艰巨


最近,一张截图广为流传,截图内容显示,债务较高的省份将严控政府投资新项目,以控制债务风险……其实这已不是什么新鲜事,早在去年就已经有各路媒体报道了。

去年8月25日,21财经就报道,在2023年第二批专项债项目审核中,12个高风险省份的项目审核通过率较低……为防范高风险地区债务风险,避免债务风险进一步攀升,高风险省份,除涉及安全、跨省跨流域的重大项目外,原则上不得新上政府投资项目。

这其实也很好理解。近年来,「坚决遏制增量、化解存量」,一直是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化解工作的基本原则。

比如,在2022年12月15-16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就指出「要压实省级政府防范化解隐性债务主体责任,加大存量隐性债务处置力度,优化债务期限结构,降低利息负担,稳步推进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和法定债务合并监管,坚决遏制增量、化解存量。」

高风险省份,如果继续大量新上政府投资项目,就违背了「坚决遏制增量、化解存量」的原则,不仅存量债务很难有效化解,还会继续放大风险,这显然是不被允许的。

最近,还有一篇名为《8个人民政府被纳入失信执行人名单》文章在朋友圈刷屏。但这其实也已经是旧闻了。早在2017年,观察者网和人民政协网都有报道地方政府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的情况,有的地方政府甚至上榜不止一次。

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原因有很多,有的是拖欠工程款、有的是违反财产报告制度、有的是拒绝赔偿原告地上种植物损失,有的是抗拒执行,等等。

最高法有规定,被执行人为单位的,被采取限制消费措施后,被执行人及其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影响债务履行的直接责任人员、实际控制人不得实施前款规定的行为。被列入失信黑名单后,政府许多工作将无法开展,招商引资、基础建设、资金周转等方面也被限制。戳这里,了解国企资产管理解决方案

很显然,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对地方政府是很不利的,这背后折射出的是严峻的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如果地方政府有钱,肯定不愿意自己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正因为如此,中央对地方化债是动真格的,因为这是事关金融系统的安全以及国民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的大问题。新增隐性债务和隐性债务化解不实,被视为违法违规行为,已经有不少地方政府和相关责任人被严肃问责。


政府早已带头过紧日子苦日子、城投公司,必然也要承担重任


为了化债,别说债务高风险省份推迟或暂停一些由国家资助的基础设施项目,就是地方政府也要勒紧裤带过紧日子……

「对这项工作(防范化解债务风险),喻文书记高度重视、多次调度,市政府8次召开会议专题推动……其重要性、紧迫性和政策刚性,相信大家都十分清楚了。目前,市里基本形成了1个总体方案、7个配套办法的应对举措。这个「1+7」的方案体系,既管当前,更管长远,与每个部门、乡镇、指挥部都密切相关……我们的收入有限、资源有限、资产有限、腾挪空间有限,应对风险的能力也有限。如何稳控风险、化解问题?希望大家:第一,都要有过紧日子的思想……第二,都要有过苦日子的准备……」

以上,是2018年时任湖南省汨罗市委副书记、市长朱平波(现湖南省汨罗市委书记)在市政府全体(扩大)会议上的讲话。

发达地区,也不例外。今年1月23日上午,上海市第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在世博中心开幕。上海市市长龚正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显示,去年,上海落实过紧日子要求,严控一般性支出,全面实施预算管理一体化,开展成本预算绩效管理试点,降本幅度达到10%以上……

要知道,2023年上海GDP总值达4.72万亿元,增长5%,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9.3%……

因为早在2014年国务院于就明确了地方政府债券是地方政府唯一正规的融资渠道,有中央政府的限额和预算管理。这样一来,所有不在限额和预算管理计划内,不以地方政府债券存在,但地方政府可能需要承担偿还责任的债务,都被视为「隐性债务」。

虽然目前大家对隐性债务缺乏统一口径和认定标准,但通常情况下,大多数人都默认,政府融资平台——也即城投公司的债务,基本上涵盖了地方政府的主要隐性债务。

2014-2018年,进行了一轮债务置换,但实际上只是将商业性短期债务转换为中央政府允许的长期地方国债。这只是一种债务转移,仍需地方政府逐步偿还。

2023年四季度,随着特殊再融资债发行,部分地区债务压力得到明显的缓解,但再融资债券置换隐性债务,隐性债务余额减少的过程中也是政府债务余额增加的过程。所以,相应要试点地方减少项目上马、压降支出用于偿债等。过苦日子,是意料之中的事。

据21世纪经济报道,东部省份某县财政局披露称,获得试点债券资金后,要严格按照上级关于化债资金使用要求进行支付,同时依据化债方案以压减支出、变现资产、处置存量土地方式筹集资金,支付债务利息。此外,继续研究和推进处置国有资产工作,争取提前缓解以后年度的偿债压力。点这里,帮你盘清资产家底 · 掌握经营效益 · 加强资产监管

很显然,包括城投公司在内的地方国企——特别是化债的重要对象城投公司,必然要在此过程中承担重任。


当前,城投公司一要加速排雷、二要快速盘活资产、加速造血


地方负债高企的原因,可以归纳为,在经济及房地产上行周期债务规模急速扩张,城投债高企,在经济承压和房地产调整时,就兜不住了!

事实上,早在2018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的《关于防范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的意见》(中发〔2018〕27号),就已经明确了我国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管理的总体要求。布局是比较早的。

去年11月6日财政部公布《关于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问责典型案例的通报》,将2022年以来查处的8起隐性债务问责典型案例予以公开,违规行为也全部是从2018年开始认定。

实际上,2018年开始,不少地方政府已经在推进化债的工作,如前文提到的汨罗市。但之后三年疫情加剧了地方政府尤其基层财政压力,地方债及城投公司债务风险上升。据财新报道,中国经济50人论坛学委会委员、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白重恩估算,疫情三年直接造成的地方赤字约4万亿元。

所以,中央也从此前多次强调「谁家的孩子谁抱」,转变为「有效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制定实施一揽子化债方案」。

目前,地方化债获得了「时间换空间」的喘息,债务结构得到一定程度优化,偿债负担有所减轻(置换之后利率降了)。

不过,我们知道,这治标不治本,一揽子化债,仍是贯穿2024年城投市场的主线。随着特殊再融资债发行的边际放缓,金融机构或将接过一揽子化债的接力棒,真正的债务重组才刚刚开始。

对城投公司来说,接下来要紧事有几件:一是不能继续暴露新的风险,要加速排雷;二是尽快盘活资产,加速自身造血。

前不久,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布文章《深度关注|监管发力地方投融资》,进一步披露了作为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城投公司投融资乱象,包括权力寻租、利益输送等问题,涉及银行、融资中介、地产开发商等机构。

为此,不少地方政府甚至已经建设起云端国有资产监管平台,将房产、土地资产的登记、使用、租赁、处置等业务流程数字化。藏是藏不住的。点这里,帮你盘清资产家底 · 掌握经营效益 · 加强资产监管

在这样的情形下,尽快盘清资产、厘清边界是至关重要的,有利于轻装上阵,为资产的运营和盘活创造良好的条件。

同时,城投公司应在地方政府的指导下,理顺国资监管权责体系,充分应用好预算管理、资金管理和审计等管控手段,为后续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一些领跑的城投公司,除了常规路径,比如盘活存量资产,参与「三大工程」建设,还在积极探索数字资产变现。

比如,东部某省一城投公司通过公共数据授权形成国有企业数据资产,获得了银行发放的数据资产贷款。


小  结


加杠杆的时候有多爽,降杠杆的时候就有多痛苦。无论是个人、企业,还是地方政府,都是如此。城投化债,不仅是经济任务,还是政治任务,对此,城投公司没有退路可言,必须背水一战。

打硬仗肯定辛苦,但打完之后,就是海阔天空的一番新天地。


发表评论
搜索
关注我们

扫一扫关注我们,了解最新精彩内容

快捷导航返回顶部
润凌网络
在线留言
联系电话